鋼價表現出先漲后跌的走勢,其下跌的因素主要有
一、消息面利空不斷,市場信心受挫。針對普遍反彈的房地產市場,國務院召開會議,出臺新“國五條”,旨在抑制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漲的房價,這對國內資本市場、房地產市場信心造成了較大的打擊;同時,美聯儲議息會議放出消息,可能提前結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,也使得國際股市、期貨市場價格明顯下跌;而在鋼材遠期資本市場如期貨、電子盤等,表現十分疲軟,大幅下跌,持續走低,截至22日,螺紋鋼期貨主力RB1310合約收報4036元/噸,較2月18收盤價4173元/噸,下跌137元/噸。
二、庫存快速攀升,供應壓力加大。中鋼協數據表明2013年2月上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70.14萬噸,旬環比增長6.1%。預估2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8.89萬噸,旬環比增長4.4%。其中,重點鋼鐵企業的產量數據甚至創出了歷史次高水平,僅低于2011年2月下旬的171.23噸。在原料成本高企、訂單組織情況較好、出廠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,鋼廠生產積極性普遍較高,由此全國粗鋼產量出現快速回升。而春節期間,鋼廠正常生產的同時,市場成交為零,造成社會鋼材庫存急劇增加,導致后市供應壓力不斷增大,數據顯示,節后一周,國內社會建筑鋼材庫存單周增加167.31萬噸,熱軋板卷庫存單周增加42.58萬噸,周環比增幅均超過10%以上。
三、成交乏力,貿易商出貨困難。節后貿易商逐漸入場開業,但依據傳統,鋼材下游需求啟動一般要等正月十五之后。而本周鋼價一路攀升,中間商高位接貨能力不高,貿易商出貨十分困難,成交冷清。對節前囤貨的貿易商而言,目前價位已有不少的利潤空間,拋貨套現的意愿較強,抑制價格上行。
對于后市,筆者認為需要考慮到:
第一,期貨、電子盤市場經過連續下跌后,與現貨價格價差明顯縮窄,基本回歸到合理的價差區間,利空消息逐漸消化,期價下跌空間有限;第二,原材料價格近期雖略有回調,但仍處于高位水平,對現貨價格仍有很強支撐; 第三,節后鋼廠價格紛紛上行,其中主導鋼企如河北鋼鐵集團、武鋼、首鋼等下期價格均有明顯上漲,鋼廠推漲的態度明顯;第四,雖然鋼價近期略有回調,但仍有不少貿易商對元宵節過后的行情有所期待,且囤貨成本高企,主動降價意愿不高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,目前,市場各方普遍處于觀望,在2月份需求總體表現清淡的背景下,本周鋼價難有大的變化,但基于較強的預期,將以震蕩上行的態勢運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