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整治污染,保監會推出“強制環保險”政策
日前,中國保監會與國家環保部出臺的共同推進“強制環保險”可行性研究已完成,并指導各地高環境風險行業推進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。與筆者交流的業內人士認為,推行“綠色保險”不僅將迫使污染鋼企提高環保責任意識,有效減少污染排放,還將有助于維護和補償受害者經濟利益,共同打造“美麗中國”。
而當下霧霾天氣頻發,空氣污染、環境治理成為全國“兩會”代表委員關注焦點。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,離開經濟發展抓環保是“緣木求魚”,脫離環保搞經濟發展是“竭澤而漁”,必須要留住“碧水藍天”。
“綠色鋼廠”呼之欲出
根據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統計,鋼鐵行業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,除攀鋼釩鈦、包鋼股份和酒鋼宏興外均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。其中,發布報告的鋼企有一半建立了環境保護管理體系,但污染物排放的數據公開方面不容樂觀。
“十二五期間,太鋼將秉承綠色發展理念,按照一塵不染標準再投資60億元,新上一批節能減排、循環經濟項目。未來將打造高水平完整的固態、液態、氣態廢棄物循環經濟產業鏈,做強做大綠色產業,帶動提升綠色發展水平。”太鋼集團董事長李曉波對筆者表示。
“當下國內主要大鋼企都在加大綠色鋼廠建設,如寶鋼、太鋼、武鋼等引用綠色環保生產線,首鋼和石鋼的搬遷,唐山治理污染等一系列措施。”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張鐵山也告訴筆者。
“當前頻繁污染的天氣,推動了國內關于環保整治的需求。鋼鐵行業屬于高污染行業,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,肯定會對鋼鐵業產生一定的影響。”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筆者表示。
“唐山地區高爐設備多、鋼鐵加工企業密集,我們研究出臺一系列整治措施,最大限度地促使排污企業環保達標,減少污染物排放。”唐山市環保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他還表示,唐山市環保局主要通過強化排污費征收,核定企業污染物排放量,把排污申報登記、現場核查、排污核定等關鍵環節,以現場監測、自動在線監測和國家規定物料衡算方法所得數據為依據相互驗證,并對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項目實施關停和改建。
|